湿气生于脾,源于肝,藏于肾。有很多粉丝留言说自己的湿气比较重,感觉到身体的困重还黏腻,还想要去湿,却又发现了,不管是用了参苓白术散也好,或者是应用其他的健脾去湿的茶也好,作用不明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我们体内的湿气是怎样形成的,以及针对各种湿气的调理。
第一个我们首先说说湿气生于脾,大家都很好理解。因为我们经常脾主运化,那这个运化它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运化水谷精微,另一个是运化水湿。脾的运化功能以及输布津液的功能,如果减退或者障碍,从而就会导致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化成水湿。聚成痰浊,这就导致了湿邪内生。
所以说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一句话叫做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其实是一个字就代表了一种病,一个是湿,一个是肿,一个是满,这三种病症都是因为脾所引起的。如果是由于素体阳气不足,痰湿过盛,或者是说因为恣食生冷、过失肥甘,内伤脾胃而致使脾阳不振,或者是脾气虚弱,失去健运之职,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代谢就发生了障碍,进一步就导致了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为饮。
如果平时你湿气比较重,消化也不好,甚至舌头一看舌体是胖大的,并且有齿痕,舌头中间有凹陷,还有裂纹。那这多半是由于脾虚湿气重的问题。
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调理呢?是健脾渗湿,一般多选用参苓白术散,这也是对的。但是你如果是说应用了参苓白术散效果不好,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选用胃苓汤加减运用。
一般这个参苓白术散它是多偏于脾虚有湿导致的泄泻,就是拉肚子效果比较好。你像现在我们也不见得有拉肚子,可能表现为湿气比较重,但是并不拉肚子。这种情况下我们都选用胃苓汤加减效果比较好。
第二个,咱们说湿气源于肝,这个肝和湿气有什么关系?一方面是我刚才说了,湿气生于脾,但是大部分的脾虚都和肝气郁结有关。
我们说脾属土,肝属木,那么肝气郁结以后,疏泄不畅,往往会横克脾土,导致了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是不是就产生了湿邪?肯定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起来这个是肝与脾的关系。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是什么呢?当人生气之后就不想吃饭了,对不对?这是不是肝影响了脾呢?所以说肝郁会导致脾虚,导致脾虚,导致脾的运化失常,导致湿邪内停,这是肝郁导致脾虚间接产生的湿气。
第二个方面,肝郁可能直接导致湿气的产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气可载津运行,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所以当肝郁气滞之后,首先出现的是什么呢?是气体运行不畅,那气滞了就会水停了,水停了就会停聚,那就会产生湿邪。如果说肝郁脾虚湿气重的情况下,你会发现这个胸胁,胀满窜痛,而且还有腹胀、纳呆、腹疼、泄泻泻后等,便溏不爽。肠鸣失气,兼兼有太息,情滞抑郁或者是急躁易怒,舌苔白或者是腻等这些问题。
这个时候呢我们就应该健脾祛湿,行气解郁,我们都选用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调理,或者是说用胃苓汤和柴胡疏肝散加减进行调理。
第三个问题,再说说湿气藏于肾,那么湿邪和肾有什么关系呢?中医有肾者主水,肾为水之下源之说,当肾阳肾气对水液有蒸腾气化的作用,而且可以控制膀胱的开合,把不用的废水排出去,这是肾阳和肾气的功能。
那当肾阳不足,肾气虚弱的时候,那水液就无法蒸腾气化再次利用了,那么就会聚集成湿邪。那么这个时候也会出现湿气重的问题,往往还会伴有怕冷、尿频、腰肌酸软,舌苔白滑这些问题。那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祛湿,还要温阳利水。
那多选用真武汤加减调理。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有问题了,一定要找专业的中医大夫,千万不可盲目的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