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指的是一种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复体的缺牙修复方式。它包括下部的支持种植体(dental implant)和上部的牙修复体(dental prosthesis, implant-supported)两部分。它采用人工材料(如金属、陶瓷等)制成种植体(一般类似牙根形态),经手术方法植入组织内(通常是上下颌)并获得骨组织牢固的固位支持,通过特殊的装置和方式连接支持上部的牙修复体。种植牙可以获得与天然牙功能、结构以及美观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复效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缺牙患者的首选修复方式。
(相关资料图)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展全面覆盖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的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工作。其中提到,要围绕种植牙全流程做好价格调控工作,目前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全流程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整体普遍高于4500元/颗的地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导入至整体不超过4500元/颗的新区间。此前提到的种植牙全国带量采购也有了新进展,由四川省医疗保障局牵头组建种植牙耗材省际采购联盟,各省份均应参加。2022年12月-2023年3月,种植体、牙冠、医疗服务等各项价格在各省陆续落地实施。
在种植牙领域,我国国产种植体的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份额大约在7%,市占率偏低。
这是因为国产种植牙在技术、经验等方面积累不足,产业化相对滞后,与国外相比还处于技术跟随阶段。
以表面处理技术为例,根据高禾投资研究中心的资料,两大种植体龙头企业NobelBiocare和Straumann分别采用TiUnite和SLActive(活性亲水SLA)阳极氧化处理和亲水喷砂酸蚀处理的第四代技术,具备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和骨结核强度。而大多数国产口腔种植品牌还停留在简单涂层和喷砂酸蚀处理的二三代水平,相对落后。
具体来看,欧美、韩系的市场占比分别为35%、58%。欧美种植体性能最优,占据高端市场的主要份额,韩系的价格较低,市场份额在C端消费者中占比最高,国产种植体价位与韩系接近,但起步较晚受到韩系性价比压制。
“种植牙纳入集采之后,对于拥有价格优势的国产种植体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业内人士表示,通过省级和国家的集采行动,国产种植牙和韩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会逐步上来。原因在于种植体行业是通过量起规模的,量一旦起来,企业的盈利就能跟上。
种植牙市场需求分析
口腔种植,即牙种植,是一种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复体的缺牙修复方式,优点是不损伤正常牙齿,咀嚼功能类似天然牙,舒适美观,使用周期长,但种植手术条件要求较高,种植牙费用高。口腔种植治疗主要分为将种植体植入上下颌骨的种植手术部分和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两部分,种植手术部分由外科医生完成,种植义齿部分由修复科医生完成。
从产业链来看,种植牙产业链中包括上游设备和耗材企业:种植类如登士柏西诺德、士卓曼、北京莱顿、卡瓦集团、诺贝尔、华西口腔科技中心、捷迈邦美等;修补类如正海生物、盖氏、奥精医疗;设备类如口腔全景机和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CBCT)的汉瑞祥、卡瓦集团、美亚光电、朗视、锐珂;数字软件类如3shape、exocad、普兰梅卡、云甲;从事义齿加工的技工所如现代牙科、家鸿口腔、3M、佳兆业健康,以及他们的上游陶瓷块厂商爱尔创(国瓷材料)、义获嘉伟瓦登特、贵金属厂商Argen。中游为器械经销商:松佰牙科、国药口腔、汉瑞祥;下游为口腔医疗机构,最终端是消费者。
据《种植牙行业深度报告》显示,我国2020年的种植牙渗透率仅为25颗/万人,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00~200颗/万人,我国种植牙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种植牙需求日益增长的背后是高昂的治疗费用,种植牙的费用主要分为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个部分,整体的治疗费用为1万-3万,而一颗种植体的费用则占到2000-6000元,国内许多对种植牙有刚性需求的人们,由于无法承受高额的费用不得不放弃种植牙。这也成为种植牙被纳入集采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种植牙市场结构来看,种植牙费用分配侧重医院端。据统计,2020年我国种植牙服务市场规模约297亿元;其中种植体市场规模31亿元,占比10.4%;修复材料市场规模28.5亿元,占比9.6%;牙冠市场规模10.5亿元。
带量采购落地在即,种植牙渗透率有望加速向上。2021年8月至今多个省市及国家层面推出种植牙相关的政策,逐渐明确种植牙医保支付的方式方法及种植牙价格调整范围。2022年 1月正式明确宁波市医保限价支付种植牙,率先开启技耗分离支付,并将种植牙价格降至 3000~3500 元/颗。
老龄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国内口腔种植行业潜在需求旺盛,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种植牙数量约达到400万颗,销量增长28.2%。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国内缺牙人群也变大愈发庞大。根据数据显示在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年龄阶段平均缺牙数量为7.5颗,55-54岁年龄段平均缺牙数量约为3.7颗。
在国内老龄化加深,缺牙人群数量愈发庞大的前提下,我国对口腔健康教育的不断推进,使得国内居民对口腔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民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率明显提升。
根据我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调查结果,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1%,且国内有84.9%的人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在54~64岁年龄段的人群中,存有未修复的缺牙人数占比38.9%,种植义齿人数占比仅有1.2%;我国年龄在65-74岁的人群中,有47.7%的人存有未修复的缺牙,仅有1.3%的人种植了义齿。可以看出我国有缺牙未修复比例较高,且种植牙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
此外,随着国内三胎政策的开放,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浮出了水面,而老年人群有明显偏高的牙齿缺失率,因此人口缺牙情况严重是我国社会未来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将会使得我国义齿市场潜需求不断增长。且当前国内未修复缺牙的老年人占比仍然相对较大,由此可见未来国内义齿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口腔种植相关企业1.1万家。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口腔种植相关企业203家,同比减少6.0%。
我国口腔种植相关企业注册量规模逐年增加,2019年注册量突破两千,全年新增2426家,同比增加68.6%;近三年,口腔种植相关企业注册量相对稳定,2020年、2021年分别新增2278家、2438家。截至2021年底,在我国上市的种植体及种植体系统共有117个注册批件,其中进口产品99个,国产产品18个,进口产品数量占比80%以上。
当前,中国种植体市场目前整体以进口玩家为主,国产化率低,以韩系和欧美系品牌为主。其中市占率前5大品牌分别为韩国品牌奥齿泰Osstem、韩国品牌登腾Dentium、瑞士品牌士卓曼Strauman、美国品牌丹纳赫(收购了诺贝尔Nobel)以及美国品牌登士柏西诺德Dentsply Sirona,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其中,韩系品牌相比于欧美品牌,采取了低价销售的定价策略,为广大价格敏感度高的刚需群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迅速蚕食了以士卓曼为代表的高端欧美品牌市场,韩系品牌目前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
种植牙市场投资前景
口腔修复膜与骨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口腔修复材料,主要应用于种植牙时牙槽骨条件不足的植骨(骨质重建),使得患者的骨质达到手术要求,以便后续植牙得以进行。骨修复材料(骨粉)通常用于牙颌骨缺损或骨量不足的填充和修复,而口腔修复膜通常用于口腔内软组织浅层缺损的修复,加速创口愈合及诱导自体骨再生。口腔修复膜依据材料来源可分为胶原类膜、金属膜、合成膜与异体骨膜等。同时依据材料是否能被降解细分为可吸收性膜与不可吸收性膜。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群众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国国内的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状态。随着中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也日益加强,社会对口腔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巨大。未来,种植牙行业进一步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有利于规范医疗服务费。
国家医保局相关人士表示,口腔种植是缺牙修复的重要方式,与固定义齿、可摘义齿等常规修复方式相比,种植牙的功能、结构、外观更接近天然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种植牙需求连续呈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
未来,种植牙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种植牙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3-2028年中国种植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