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野阿訇是指有一点伊斯兰回教宗教知识但没有宗教信仰者。
2、按照宗教学识素养、地位、职责等的不同,历史上曾有如下几种阿訇称谓:掌教阿訇。
3、即清真寺的伊玛目,亦称“掌教”,一般由本地人担任,专管本坊一切宗教事宜并带领礼拜。
4、历史上曾一度变成世袭,近代已变为推举聘任。
5、2、三道阿訇。
6、即协助掌教负责唤拜的穆安津(Mu’adhdhin)、念“呼图白”和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海推布(Khatib)及阐释和执掌教法的穆夫提(Mufti),亦称“鸣教”、“督教”、“副教”,合称“三掌教”或“三道”。
7、14世纪以来形成世袭,18世纪后已不复存在。
8、3、住学阿訇。
9、凡上经堂大学称为“住学”,其学员则称为“住学阿訇”或“海里凡”、“满拉”。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